職場人
career
讀職場
SCROLL
職涯規劃
為什麼一直想換工作、不想上班?試試設計思考尋找核心根源!

工作上的職業倦怠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但假設你是 一直想換工作 且一份工作做不到一年就開始對其力不從心甚至不想去上班,該怎麼辦?如果你發現自己不停換工作,而類似的情形卻重複上演,那想必問題並不出在工作本身,而是我們對於自己的核心需求沒有透徹的理解。

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會將一直想要換工作分成幾種常見狀況劇,並教你用設計思考找到自己的根源動機,讓我們都能知道為何來成就任何。

 

一直想換工作 的兩大常見原因

一份工作做久了想換個環境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是每年都在換工作,或者一份工作做了幾個月就出現「好不想上班啊~」的感覺,而且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那我認為很有可能是出在:「對於工作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當然,每一個個案可能都有些許不一樣的組成原因,但以大架構來說,這種情形是最多人所面臨到的問題。

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

情況一、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

這樣的情況會像是你對自己的未來有些規劃,但是你在做的工作不能讓你離這些規劃越來越近,你可能感覺到自己被大才小用、時間沒有好好被利用,或者也有可能是你的未來規劃離現實情況有些遙遠,讓你看不太到自己的進展,也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與自己設定的理想越來越近。

情況二、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

因為現階段沒有特別的未來規劃,因此怎麼做都沒有辦法讓你離理想的形象或成就越來越近,這類型的工作者會在新工作的新鮮感消逝後對其工作感到力不從心,遇到工作上的挫折也因為沒有強而有力的支撐點,因而會想直接用換工作來解決。

 

一直想換工作

一直想換工作 :用設計思考調整思維

以第一種情況來說,如果我們在做與未來規劃沒有關聯的事,我們很容易會出現「做這個要幹嘛?好浪費時間!真沒意義!」之類的想法,當然,這個未來規劃的規模可大可小,大可以是人生大事、職涯轉換或投資創業,小的話可能會是轉學、搬家、換科系、短暫出國⋯⋯等等。

如果心中有幾件明確想達成的事情,卻又礙於現況必須得面對一件跟未來走向不同的事件,我們可以用以下三個簡單的思考題來問問自己。

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與未來規劃背道而馳

思考題(1)

你為什麼要做與未來計畫不相干的事?

我知道你肯定在想:「做這些工作又不是我願意的,我現在真的缺錢,我需要繳學貸、房貸,因此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並不喜歡做這些工作,想換工作也是合理的。」那我們就要回頭來想,為了生計的工作只能做的不開心嗎?有沒有可以賺錢又做得開心的事情?你只有這些選項嗎?你為什麼只有這些選項?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只是「以為」自己只有這些選擇,事實上,我相信我們都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更無限一些,就等你去做更多的開發與機會的探索。另外,就算這份工作只是為了糊口,也不盡然是一件毫無成就的事情,我們反而可以想像成:「就是因為我賺到了錢,我才能夠去做更多未來計畫的投資。」從另一個角度去尋求意義感,就不會讓你一直有種「做這份工作與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毫無關聯」的感覺。

我們都需要錢、需要吃飯才能夠有力氣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對吧?何不把當前的工作作為一種「為未來規劃的投資」,它或許單調無聊,但不代表它對你的未來毫無貢獻。

 

思考題(2)

你的未來規劃是否可以拆解成更細的里程碑?

如果你的目標設定的越大,你就會越覺得未來遙不可及,每天工作也不覺得自己有在朝理想生活邁進,因此,我們有未來規劃後可以來檢視一下自己能不能夠拆解成小一點的項目,例如說,你可能有一個目標是開一間自己的咖啡店,它可能不是一觸可及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目標變成:

  • 學會與咖啡烹調相關的知識
  • 在XX之前存到XX的本金
  • 尋找夥伴、股東、創業初步計畫
  • 尋找營運地段、合作咖啡豆廠商、營業細節
  • 開店

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沒有在朝目標前進,我們只是目標太大,就算有達成一點點小目標也只像是存一塊錢進到存錢桶裡面,要是我們能將存錢筒分成好幾個,里程碑就更容易達成,階段性目標也可以更清晰。

 

思考題(3)

你對於自己的未來規劃是否有明確具體的執行方向?

承上述所說,如果我們有一些子目標,我們就要來想想那我們平常在做的哪一件事,能夠被「拖曳」到哪個子目標的分類裡。例如說,你平常的工作超無聊,但是這份工作可以被拖曳到「存錢」或「學做咖啡」這些項目裡,那你便會對你在做的事情感到更加踏實。

我們可以把這些子項目想像成不同的存錢筒,你每天做的目標規劃,都必須要知道可以存到哪一個撲滿裡面,例如你在下班後參加咖啡拉花的課程,你就會知道這件事能被拖曳到第一個撲滿,如果你假日去參觀咖啡豆小農,你可能就是在存錢到第四罐撲滿裡。

然而,如果你的時間都被某一件事給佔據,你可能就會發現自己只把錢存到某一桶鋪滿裡面,這時候你可能就會開始感到焦慮,進而影響到你看待當前工作的心態。因此,有未來規劃是好事,但我們可以試著更全方位的做規劃,為你的每一個子目標做出具體的執行策略,接下來你才會更知道要如何運用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讓你的每一天都活在前往理想的軌道上。

 

缺乏成就感、認同感與意義感:沒有清晰的未來規劃

俗話說:「如果你不曉得自己要去哪,你永遠都到不了你要去的地方。」對於未來沒有想法,很容易讓我們陷入汲汲營營的人生,更容易拿別人的成就作為自己的目標,達成了之後才發現不適合自己。

然而,有些人的性格比較隨遇而安,這樣的人耐心的等待生命帶給他的機緣,盡情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個人認為,這樣的Lifestyle或許不適合每一個人,你卻不能說它有什麼不好,事實上,這樣的生活模式樂得輕鬆、知足惜福,如果你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特別規劃,但你活得盡全力且聽天命,那我相信這也是理想生活的一種形式。但如果你發現自己對於未來感到迷惘、對於現況感到無力,也許就可以試試以下兩種思考方式。

思考題(1)

用邏輯常識推理一下三到五年後的自己

通常只要觀察一個人如何使用他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大略的推測出這個人三年到五年後的生活可能會長怎樣。如果你在現階段感到很沒方向,你可以開始記錄自己的一天(最好是最普通的工作日,不是特別出遊或放假的日子,可以連續紀錄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除了記錄時間之外,我們也要記下來你做了哪些事情,以及當下的心情如何。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回頭去檢視自己所做出的記錄表,並且想像自己:「如果我持續做這件事情,一年之後的我會有什麼改變?」例如說:你每天都會在上班前買一杯咖啡來喝,一年之後你會有哪方面的改變?可能是金錢、健康、時間、認知、品味⋯⋯等等。

如同《原子習慣》講到的概念,一個微小的習慣在多年之後會像是複利一樣造成巨大的改變,如果你每天晚上練習用英文寫日記,一年之後,你所累積到的單字詞匯和文法也會有一定的成績,我們甚至可以把這樣的結果乘以三倍到五倍,去感受一下這是不是一個吸引你的人生,問問自己:你會不會想要過著這個人的人生呢?

 

思考題(2)

分析理想的生活是由什麼元素組合而成的

如果一直覺得人生很沒重心,也許是時候來想一想那你的理想生活長什麼樣子?你的穿著打扮為何?你住在哪?你身邊有誰?你有孩子嗎?你和你身邊的人的關係為何?你在做什麼工作?你有工作嗎?你生處的地點在哪?環境與空間是什麼模樣?你的休閒娛樂是什麼?你的時間會花在哪些事情上面?

 將這些理想生活的元素做一個簡單拼湊,我們可以大概的推論出它們是由哪些小分子所組成的,從這裡,我們可以稍微給出一個目標點(B點),我們可以再回頭來看看現在自己的位置(A點),知道你與理想的差距為何,就是把A點與B點連成線(可以不只一條線,同時能夠有好幾條線)然後再去分析這中間缺少和需要補足的缺口有哪些。

有了一個簡單的大方向,我們就能將它們拆解成小項目,而你也可以更明確的知道自己「中短期」的目標為何(半年到一年)那這些目標絕對不用很大,它只是要讓你更知道自己的重心在哪,以及你做的事情究竟是在推使自己往什麼版本的自己前進。若有這種確定感,我們就算不能清楚地看出目的地為何,我們至少也可以確定航海的方位是對的。

 

Two Men Near the Window Talking

一直想換工作 ?年輕人,不用著急。

我們究竟為何會一直想要換工作?用一句話貫穿可能會是對於工作的不滿意,有可能是我們真的不喜歡工作的性質、工作的環境,也有可能是我們根本無法定義什麼叫滿意。假設我們總是一昧的想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這也未必是一件好的職涯規劃,畢竟這種事情未來都會被 AI 給取代,短期內可能很舒服,但就長遠來看,可能會失去了競爭力。

失去競爭力可能會讓我們發憤圖強,運用身而為人的生存潛能為自己打造新的出路,但失去競爭力也可能會讓我們失去生存能力,感受格格不入,夢想遙不可及。

然而,感覺未來規劃不清晰而工作沒動力的人,通常都是年輕人,只要日子過久了,談了戀愛、成了家,你自然會有更多的激勵元素,讓你自發性地想要把生活過得更好。如果你現在很年輕,對未來感到迷惘是非常正常的,我認為不用著急,好好過日子,認真助人,談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花時間認識自己、並且深深愛上自己,那你便能從生活中找到意義、找到成就。

祝福你 :)

Zoey

 

 

| 作者
Zoey 佐依

 

本篇文章由 Zoey佐依 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合作洽詢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