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有時候「閱讀」是一種治療的行為,就像動物生了病會主動去找藥吃一樣,每次當我們的人生遭遇到什麼問題時,書本就像一位生命導師一樣,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發和幫助。
會想閱讀《人生的長尾效應:25、35、45的生涯落點》是因為,這陣子時常在思考未來工作的方向和公司該往那裡走的問題,想到最後通常都是沒有好的答案而陷入焦慮苦惱,剛好在逛書店時看到這本書的封面,上頭寫著「25, 35, 45 的生涯落點」而吸引到我冒標。
翻看了一下介紹才發現,自己正處於書中的第二階段 :大展身手(35歲~),也因此讓我想深入了解,身為奧美全球首席人才長,擁有豐富職涯及導師經驗的作者,對這階段的工作者會給予什麼樣的建議。
本書的核心觀點
1.職涯是場40年的馬拉松
但大家卻錯用短跑的方式衝刺
作者認為現代人的職涯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約為15年。
第一階段都是在打基礎功,重點在學習及培養實力,你可能剛畢業身為新鮮人,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但你不用擔心,因為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探索及了解自己的價值。
第二次階段(就像我現在所面臨的),將開始專注在自己的優勢和熱情,你會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弱點,漸漸找出和他人的差異化,聰明的人會懂得找和自己能力互補人的合作,或是學會如何領導他人,創造出更大的成果,在舞台上大展身手。
而最後一個階段並不是找到退休的方法,而是重新找到初心,以挑戰者的心態來面對新的問題,因為工作其實也是獲得幸福與成就感的來源之一,我們人類愈來愈長壽,這個階段的時間反而變得更長、「更完整」。許多人在這階段身體狀況可能還不錯,同時還擁有豐富的的歴練,有些人甚至開始去創業,打造人生下一個新的局面,並且為下一代傳承自已的經驗。
若你認同作者的說法及建議,你就能明白不能用短線的視野來看待一時的得失或工作的好壞,要用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自己的發展。
2. 找工作的新方法,如何打造長久的工作生涯
要走過漫長的職涯,作者認為需要有三種動力的來源,分別是:
一、共通能力
指的是基礎能力,像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表達的技巧、懂得給予及尋求他人的幫助、能夠排除萬難,堅持到任務完成的執行力、高EQ並感受及明白同事隊友們的情緒和想法,懂得怎麼回應它們…等等。
二、有重大意義的經驗
有時候繞遠路反而會走得更快,人在年輕時,若能主動去經歴不同類型的考驗和磨練,反而能培養出讓你一生受用的能力和經驗,這些能在未來多變的環境下,幫助你生存下來。
三、穩固而長久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人脈很重要,不管是找工作、找機會或找合作,全都脫離不了與他人的好關係。
作者特別用一個章節教你「如何建立職涯生態系統」,例如:建立你的聯絡人清單、培養自己的專家社群 (就像過去我曾提過的「個人智庫」的概念)、找出會影響對你職涯發展的關鍵同僚 (總不希望有豬隊友扯你後腿吧!?),以及能夠支持你、聽你訴苦的的導師及支持者。
3.工作與人生中無法避免的狀況
該如何取得平衡和處理
下面這些狀況是我們在每個階段都可能會遇到的:
#要工作?還是要生小孩?
女性在職場上還是相對弱勢,也比較容易迫於社會壓力為了孩子而辭去工作,但作者認為女性不應該為了家庭而被犧牲掉自己的機會,有幾種方式可以解決這問題,取得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a. 找到好公司、好老板
還是有不少產業或雇主會對有家庭的員工比較友善,不管是提供好的育嬰假、工作時間可以調整有彈性…等等,你要想辦法去找到這樣的公司。
b. 好老公、好娘家或好的服務來支援
每個人的支援系統都不同,也許你的爸媽願意幫你帶小孩,或者再加上托兒所、育嬰保母的多元組合,可以讓你的時間更有彈性。
c. 不要給自己太高的壓力和標準
想同時當好一位好媽媽及一名好的員工,說真的並不一定都做的到,作者建議你要成為一名「有條件承諾」的高手,讓公司了解你願意配合及你的底線在那,不要讓自己陷入「無條件同意」,或是「不解釋就拒絕」的人,這樣反而才能夠做好工作又照顧到家庭。
#應該出國去尋找機會嗎?
以台灣為例,其實這一二十年一直有人建議我們要去中國發展,去看看當地的市場,或者說去那邊打天下才有機會致富,很可惜後來我們都沒去,不過照書中的建議來看,年輕時不如想辦法去更大的國際舞台挑戰。
我想很可能是因為作者自身的國際工作經驗,讓他大力推崇及深信接觸國際事務是現代職涯不可獲缺的一環。
不過他也很務實地建議大家要先從小市場開始打起,例如你若在一間國際企業上班的話,總要先讓「總部」認同你在區域市場能夠用最少的資源完成任務,之後漸漸才會放手讓你去更大規模的國際市場去處理複雜的事務。
當然年輕時,也可以多嘗試尋找海外工作或生活的機會,不管是存錢去留學念書、找國際非營利組織當義工,或主動找海外的工作機會。
#遇到工作低潮、挫折,甚至被炒魷魚了該怎麼辦?
這點是不管在那一個階段都有可能遇到,作者給了很真白的建議: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若不是自身關係(例如公司倒閉、政治鬥爭…) 也不要執著於這些你無法避開的狀況,不如把時間花在行動,主動尋找可以補足的關係和技能。
在平常也可以打造「B計畫」,我認為就像《斜桿青年》書中的建議一樣,先從做一些副業開始,有意識成為另一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或從從興趣下手慢慢轉成職業專長的可能。
本書金句摘錄:
- 成為「人才吸鐵」要具備正確思考模式是,說到底,有沒有「需要」為你工作的人,只要「願意」為你工作的人,我稱之為「eBay要素」。假設「你」被放上eBay的拍賣,接著許多員工進而出價,是因為覺得跟著你,可以樂在工作,誰會來競標?是那些想混口飯吃的三流角色,還是異軍突起的超級新星?又或根本沒有人願意出價?你提供富有挑戰性又充滿樂趣的工作嗎?你是否會傳授實用技能給員工,驅使他們進步?你是否公平,公正,公開對待每一個人?
- 個人的財富累積大約會在65歲的時達到高峰。
- 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運動。沒有人可以替你完成這三件事,你要親力親為,因為這些是讓你保持進步的動能。
Source: unsplash pexels
延伸閱讀:
你弱你有理?6種「強盜邏輯」能閃多遠,就閃多遠!
10月書單推薦!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弱,就對你溫柔相待
辦公桌亂,心則亂──《地表最強日常工作整理術》
本篇文章由『生鮮時書』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生鮮時書
我們為您提煉書中知識,解讀國內外生鮮時勢
每週每月,送上時事背後的延伸閱讀
官網:生鮮時書
作者:學習長 阿康